截至2016年底,我国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已达4.69亿人,有50.3%的网民在线下实体店购物时使用手机支付结算。而在移动支付技术向线下领域快速渗透并改变人们消费习惯的同时,这种“无现金”的支付形式却成为网络安全的“重灾区”。
“无现金时代”悄然到来
得益于快速增长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和较好的经济增长趋势,亚洲地区的移动支付近年发展迅猛。我国的这一新兴市场同样在迅速地扩大,网络支付企业大力拓展线上线下渠道,不断丰富支付场景,发挥网上支付“电子钱包”功能;而随着用户黏性的日益提升,发红包、转账等社交支付行为也带动了转账支付交易规模的提升。
目前,手机网上支付和手机网上银行已成为重要的手机互联网应用,其中,2016年我国手机网上支付的网民使用率达67.5%,增长率31.2%,用户支付习惯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的趋势明显,“不带钱包出门”成为一些人的常态。
移动支付谁在用?怎么用?
根据2016年的一项相关调查显示,使用移动支付的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超70%的用户年龄在30岁以下,且城乡之间的移动支付用户比例基本没有明显的差异,可以说,移动支付的普及不仅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直接便利,也让城市之间的“生活鸿沟”越来越小。
大多数移动支付用户有着较高的使用频率,超过五分之一的用户每天都使用移动支付,大部分用户用于娱乐或生活类的100元以下小额支付。
“电子钱包”也需警惕扒手
然而,随着移动支付近年来“井喷式”的发展,隐患也随之而来,不法分子通过诈骗以及账号盗取等技术手段,将触手伸向人们的“电子钱包”。根据中国银联的相关调查显示,2016年电信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约有四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表示遭遇过电信网络诈骗并因此造成损失,较2015年上升11个百分点。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从短期来看,消费者账户信息安全保护、移动终端环境安全、网上商户入网管理、网络账户实名制等方面仍需产业相关方持续关注;从支付产品看,未来的创新或将更多考虑安全因素,让消费者真正做到放心支付。
生物识别技术带来新保障
事实上,保障移动支付的安全技术手段正在不断创新。随着移动支付安全技术的不断提高,U盾、数字证书等传统验证方式使用比例呈下降趋势,多样化的安全验证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2016年,相关受调查者使用过指纹识别方式的比例高达46%,同比增长2.5倍,这一生物识别验证方式有望成为移动支付中的主要验证方式。
那么,我们在进行移动支付时如何进一步提升安全支付意识呢?银联支付安全专家建议,可通过以下途径防范可能的支付风险:
此外,在发生欺诈后积极采取措施能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消费者在遭遇欺诈后,一定要第一时间致电银行官方客服告知情况,并及时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报案。
移动支付市场的竞争加快了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促进了移动支付业务的繁荣和多样化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从应用趋势来看,移动支付将更加融入生活场景,线上线下融合加强;从技术趋势来看,认证技术的发展将带动移动支付走向智能化,指纹、掌纹、虹膜、人脸等生物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提升移动支付认证技术,使移动支付更加安全和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