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在浙江乌镇开幕。 新华社发
枕水而生,触“网”愈盛,“乌镇时间”再度开启。
11月23日-24日,以“数字赋能 共创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相较往年,今年论坛呈现“小而精”“新而活”的面貌。在疫情背景下,论坛活动以“线上+线下”形式开展,参会嘉宾规模、分论坛数量和会期均有所调整。
但论坛也有许多“不变”的地方,比如瞄准前沿技术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已在22日开幕;反映全球互联网发展趋势的蓝皮书顺利发布;被誉为业内风向标的年度“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奖如期揭晓;主论坛继续聚焦全球互联网空间发展的新热点和趋势。
A
关键词 主论坛
数字化为经济恢复助力
11月23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今年共设两场主论坛,五场分论坛。23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以视频形式参与主论坛“数字经济与科技抗疫”演讲。他提到,在这次抗疫工作中,信息通讯技术在态势研判、信息共享、流行病学分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进一步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健全预警响应机制,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切实保障人民健康安全。”钟南山同时呼吁,病毒没有国籍,疫情不分种族。国际社会应在疫苗研发、5G医疗、数据共享等领域,开展更高更紧密更全面的合作。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柯瑞文指出,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普及与创新应用有效抗击疫情。他举了一个例子,疫情期间,该公司在36小时内完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信息化系统部署,完成5G基站建设。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进一步指出,因为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疫情防控可以通过健康码精准到人,社会零售业不因疫情而停业,远程办公、网上教育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数字化成为中国抗击疫情、走出疫情、恢复经济的助力,也正在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注入动能。
23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现身另一场主论坛“科技发展与创新驱动”时也谈到人工智能在抗疫中发挥的作用。“今年1月初,我们就提出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手段发现和控制传染源,”李兰娟称,利用人工智能手段,能找到类似武汉海鲜市场、北京新发地的相关人员流动情况,进行检测隔离,从而找出传染源。此外人工智能在远程会诊、智能诊断、医药管理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见证了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在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流行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赵泽良在这场论坛致辞中表示,为保持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社会秩序尽快恢复,要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应用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充分发挥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的作用,拓展新发展空间,同时也要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全力维护人民生命健康。
B
关键词 科技成果
腾讯、百度、华为等上榜
每年的互联网大会,“黑科技”都是一大看点。23日下午,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年“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行。腾讯、阿里、百度、华为、微软、高通、思爱普、卡巴斯基等15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领先科技成果上榜。
据主办方介绍,成果征集通知自8月初对外公布后,共收到各类领先科技成果300多项,涵盖量子计算、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高端芯片、5G网络架构和应用等方面,覆盖智慧城市、智能交通、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应用场景。
南都记者注意到,此次活动特别设置了1项“科技抗疫”专项发布成果,涉及5家公司产品,包括腾讯会议、美团无人配送整体解决方案、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新型冠状病毒国家科技资源服务系统”等。
在独立发布成果方面,共设置14项,包括百度的“ACE智能交通”、微软的“Surface Duo”、华为的“智能体:智能升级技术参考架构”等。值得一提的是,15项成果名单中有两项出自高校——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的“亿级神经元的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合肥工业大学发布的“人机协同的智能微创医疗装备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此次专家推荐委员会由近40名互联网领域的中外知名专家组成,外方主任由“德国互联网之父”、互联网名人堂入选者维纳·措恩担任。中方主任则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担任,名誉主任为中国科协主席万钢。
C
关键词 蓝皮书
疫情催生网络新特点
本次论坛还发布了《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和《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等成果性文件。蓝皮书内容涵盖信息基础设施、网络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和电子政务、网络媒体建设、网络安全、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等重点领域,试图展示过去一年来世界和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发展情况。
据南都记者了解,自2017年开始,蓝皮书已连续四年面向全球发布,是互联网大会的一项重要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相比往年,今年互联网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新特点。
互联网应对疫情冲击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对各国政治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冲击。两份报告突出展示了互联网在应对疫情冲击、推动复工复产复学的作用。
在新闻发布会上,蓝皮书发布者、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院长夏学平表示受疫情影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推进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方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35.8万亿,占GDP的比重为36.2%。直播电商等新业态爆发式发展,农村电商迅速崛起。
网络安全产业日益壮大
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带动产业深度融合。互联网媒体多元化发展,网络文化交流碰撞加速,也是今年报告发现的一大特点。
以中国为例,过去一年中国网络文化服务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0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已达到5.62亿人,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8亿人。
但由此产生的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问题也引起担忧。报告称,各国正持续推进网络安全防护建设,完善互联网领域法律体系和强化互联网治理。
在国内,为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安全威胁,网络安全产业规模日益扩大,目前已达到500-600亿元的规模。与此同时,网络空间法治建设进程也在加快,《民法典》出台,《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重要基础性立法迎来重要进展。
采写:南都记者 李玲 实习生 黄慧诗发自乌镇